司藤之殇:探究其豆瓣评分下降的原因
司藤成名前:轻松愉快的“好莱坞梦”
司藤(Seth Rogen)自从2007年主演《超级无敌掌门狗》以来,便一路飙升。他以其幽默风趣的形象成为好莱坞最为受欢迎的喜剧演员之一,每一部他参演的电影都能够收获高票房、高评价。他在创作电影方面也是有成就,例如2008年主持MTV电影奖的表演和编写主题歌《史蒂夫的幸福人生》(The Lonely Island)等等。司藤开始走下坡:被钉在好莱坞演员的定位上无法自拔
然而在过去的几年里,许多观众和影评人认为,司藤开始走下坡路,其演艺生涯的顶峰期已经过去。近年来,他的电影作品的豆瓣评分也在逐渐下降,五年内的电影豆瓣评分中位数从2016年时的7.3降至2020年的6.5。阻碍司藤晋升好莱坞电影界的其中一个原因,是他被钉在被动的角色类型中:他一直被视作是一位喜剧演员,几乎没有尝试过其他类型的角色。导演大卫·戈登·格林(David Gordon Green)曾对司藤的角色定位有所批评,并指责现在的影视业对演员的类型和角色安排变得越来越依赖型,这让司藤无法自拔。影视产业的变革:互联网时代下的自媒体与科技进步
虽然司藤不能摆脱好莱坞的角色桎梏,但究竟什么是真正让他的豆瓣评分开始下降的原因?一个更深层次的原因是,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和社交媒体的普及,给影视的宣传,评分甚至是制作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虽然正统的好莱坞传媒依然在操纵着大众文化的主导,但自媒体的兴起让人们在信赖传统荟萃之余也更有自己的主见。与此同时,科技的快速发展也创造了机会来打造更多更好的电影,这对传统的好莱坞大片来说,无疑也是个挑战。 毋庸置疑,这些变革都对司藤的决心产生了影响。之前司藤曾公开抨击好莱坞大片为了迎合买票观众的口味而不顾艺术。在今年他的自传《纽约时报》畅销书榜首的那篇文章中,司藤讲述了自己如何突破好莱坞的定型,使自己找到了一条新路。他希望能够通过发行自己的电影,打破好莱坞电影产业的组织模式,以更多元化、真实的故事和角色类型扩展这个行业的视野和维度。 在当前的电影时间变革的时代,演员和制作人员都必须适应越来越具有挑战性的环境,并考虑如何能够创新。同时,观众也需要更加批判性地看待电影,不断拓宽个人的观影经验。如何平衡好莱坞的传统群体、自媒体声音和新科技创新,是一件非常有意义和必须面对的挑战。司藤所面临的挑战并不独特,但他所提出的问题和他的对策,都是今天的演员和制作人员尤其需要关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