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历和农历都是日历的一种表现形式,二者关于时间的分界线却可谓南辕北辙,对于人们的生日,也就有了不同的记录方式。本文将探讨公历生日和农历生日的异同之处。
一、不同的时间概念
公历常说的阳历,是以地球绕太阳的时间为基础,把一年划分为12个月,每个月的天数不定,一个月中每天的长度也不同。因为公历以太阳的运行为基准,因此有四季之分,每个季节的天气气温都有所变化。
农历即阴历,又称夏历,是根据月亮运动的周期计算的时间记录方式。通过对月亮不同时期形态的观察,它将一年的时间平均分为12个月,每个月28至30天不等。相比公历,农历的每个月长度变化不太大。在农历体系中,没有四季的划分,只有二十四节气的安排,因而它的日期和天气关系不紧密。个人的农历生日,其实是大众所说的“阴历生日”。
二、不同的年纪计算方法
在公历中,一个人的出生日期就是公开提供的生日,人们通常根据这个日期来计算一个人的年龄。因为公历的时间记录是连续的,因此计算起来最为直观。
相比之下,在农历的时间记录中,人们采用的是“虚岁”的概念来计算年龄。虚岁是指从出生那年的正月初一开始,到了每年的春节,就会增加一岁。无论在农历哪一天出生,到了明年的春节都会增加一岁,也就是说,实际与虚岁的差额在出生那年至多是11个月。也就是说,在农历中,一个人出生的那一年,虚岁是一岁,到了明年的春节就变成了两岁。
三、不同的生日庆祝方式
公历中,确切的生日就是一个人的出生日期,因此每年到了这一天,就会在公历记录的日期当天庆祝生日,这就是举起蜡烛,吹灭蛋糕以表达祝福的场景。
农历生日则要根据出生时的阴历日期确定。因此,如果农历生日在公历中提前一段时间,那么会根据这个日期提前庆祝;如果比公历晚的话,就会在该日期后延迟庆祝。
此外,农历生日可以在每年的过年时庆祝,按照习俗,这一天家庭成员会为寿星献上诸如长寿面、寿桃等吉祥食品,以祝愿他们健康长寿。
两种庆祝方式各有千秋,对于个人而言,不同时间记录方式也会对年龄产生不同的记录。但是,生命的年轻与快乐不应该只存在于一个特定的日子,我们更应该秉持着包容和善意,在每一个日子里,对自己有所慰藉,对他人有所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