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娱乐百科 > 简述程序性知识的教学策略(探究程序性知识教学——有效学习的策略)

简述程序性知识的教学策略(探究程序性知识教学——有效学习的策略)

探究程序性知识教学——有效学习的策略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计算机科学已成为不可忽视的学科之一。以程序性知识为代表的计算机基础知识,是计算机学习中最基础,也是最难掌握的一部分。如何针对计算机基础知识进行教学,教授出高质量的信息技能成为了亟需探究的问题。本文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以实验室中的经验为基础,探究了解决程序性知识教学难点的策略和方法。 一、教学策略——结合实践与理论 一般而言,程序性知识(Procedural knowledge)是与经验相关的知识。它所涉及的概念比较抽象,理论性较为突出,非常注重实践操作。传统模式的理论授课难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单纯的学习又往往缺乏实践的指导。实践中,我们发现结合实践与基本的理论知识教学是非常有效的。 实践操作能够帮助学生直观掌握基本概念,并且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在理解知识的基础上增强了学生的记忆深度。同时,教师可以通过学生的实践操作情况迅速了解到学生的掌握情况,及时对重点难点进行指导。理论课程可以为实践打下前提,通过慢慢深入理论让学生对基础概念有更加深入的理解,能够更好地适应实践中的操作需求。 结合实践与基础理论知识教学的教学策略在BBVA银行项目实训中得到了实践证明。我们完成了一系列实践引导教学,学生通过实践掌握了基本语法,深入理解调用函数、条件判断、循环结构等基本知识,并且解决了运用代码实现功能的问题。 二、教学策略——设置合适难度的学习任务 不同学生的基础不同,学前经历、学科素养及心理状态等因素对学习的影响也不同。事实上,合适的学习任务设置对于学生的学习至关重要。在学生各方面因素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制定有一定难度的学习任务可以提升学生的积极性,增强其学习动力。 学习的任务需要有一定的挑战,但也要符合学生的学习能力。我们在教学中,根据学生自身情况,设计的任务针对不同阶段的学习目标设置了不同难度的学习任务,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我们通过BBVA银行实践课程,采用学习任务层级化的方法,从基础的程序掌握,逐层逐步深入。在特定的环节设置挑战性的任务提升学生对程序性知识的掌握,同时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策略——提供反馈机制 反馈机制是了解学生学习情况的最有效方法。当学生得到及时、正确的反馈时,能够加快学习速度,增强情感投入,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 因此,建立快速、直接、明确的反馈机制是提升学生学习效率的有效途径。在教学实践中,我们普遍运用了互动形式的教学方式,并支持迅速的反馈机制。 例如,在BBVA银行项目实践中,通过展示学生代码、讲解代码含义和操作流程等方式进行题目反馈,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点。 结论 以上三种教学策略都有很好的效果,但仅仅依靠一种策略还是不够的,我们需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完善、改进教学方式,通过差异化教学以产生不同程度的情感投入。 针对程序性知识教学,我们需要将学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为学生创造实践操作场景,并设计合适难度的学习任务,并且通过建立反馈机制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发现问题并及时解决。这样的教学模式,将更加适应信息时代学习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