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语谚语与生活感悟
一、淡泊
谚语说得好,“淡泊明志,宁静致远。”所谓淡泊,就是人生心境的一种境界,是指不贪得无厌,不妄图享受过多的物质和精神享受。因为人生贵在知足,有所不求,才能真正地享受生活。有一句流行的谚语,叫做“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意思是说读书可以增长人的智慧,而走路可以增加人的阅历,让人懂得淡泊名利,珍惜眼前拥有。
生活中很多人都过于追求名利和物质享受,有的甚至为了这些光鲜亮丽的东西不惜刻意去迎合和攀比,暗地里摆脱正常的生活方式。这样不但会失去自我,还会完全随波逐流,没有自己的主张,到头来只会变得更加空虚和无聊。相比之下,淡泊的人自能安居乐业,心境从容自在,永葆平静的心态,在人生的道路上趋向光明。
二、感恩
“感恩知恩,图报不深。”这是一句流传很广的谚语。感恩,就是要知道自己得到的一切都是来自于别人的帮助,心存感激,知道回报。在人际交往中,经常有人依靠朋友、家人等人的关爱和支持,正是这种深厚的感情纽带将他们联系在一起,共同繁荣发展。
而感恩的人,也往往更容易树立自己的信仰和自己的人生观。他们一方面会有自己的奋斗目标,同时也在每一刻都能够感受到这个世界的美好和爱,体会到人与人之间互相扶持的情怀。从而摆脱无意义的消极情绪和愤懑,更加深刻地明白人生幸福的真谛。
三、善良
“天下善人其恶深矣,天下淫人其德薄矣。”这是《论语》中孔子的一句名言,也是现代社会对人品和思维能力最为严谨的评判之一。人类社会自古以来就有众生平等这个观念,都希望他们自己也能够得到同样的尊重和关爱。善良是一种冶金之道,是在社会价值体系中应该扶植起来的美德之一,可以使他们走上幸福和快乐的道路。
善良的人,往往是容易引人入胜的演说家。他们在言语上尽量多考虑对方的感受,一方面能摆脱刻薄和自我炫耀的不该成。在人际交往时也会感觉身边的人的帮助和支持,并且心存感激。富于善良品质的人,无论在什么位置上,都会倍受家人和朋友的尊重,心境安宁,人生道路越来越明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