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懂掖的含义
掖是一个古代汉语词汇,它出现在很多诗词歌赋和古籍文献中,但是它的含义很多人都不太清楚。本文将带您探索掖的含义,让您彻底读懂掖。
掖的基础含义
从字面上看,想必大家都会觉得掖是指手臂上方的地方,或者是把手臂往身体里收的动作。这个理解并没有错,实际上掖的基础含义确实就是指包括臂腕及涉及手臂的部分。
不过,在古代文献中,掖还有更多的含义。例如在《庄子·逍遥游》中,就有一句话是 “能以无为之掖公,拂其面而不扰其躬”,这里的掖指的是一种高尚的品质和修养,类似于今天的风度和气质。
掖在古代武术中的应用
掖在古代武术中的应用也非常广泛。尤其是在《太极拳》中,掖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太极拳中的“搂按”、“挤”、“掖”、“捋”等一系列技法,实际上都是在讲掖。其中的“掖”就是通过手掌拍打并绷紧对手的臂腕上方,从而通过控制对方上身,达到制敌的目的。太极拳中的掖还有一种使用方式,就是通过手掌接触对方肘部或腋下的部位,并配合步法,使对方失去或减弱攻击的力量。
掖在诗词中的隐喻意义
在古代诗词歌赋中,掖经常被用作比喻其它物事的隐喻。例如,唐代诗人柳宗元在《泊船瓜洲》中提到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其中 “繁霜鬓\" 就用掖来形容柳宗元的白发。又例如唐代诗人白居易在《赋得古原草送别》中说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这里的“远芳侵古道”就是用掖来比喻远处传来的花香。
综上所述,掖是一个非常有文化底蕴的词汇,不仅指代手臂上方的部位,还有着更深刻的文化内涵。掖在武术和诗词中都有着广泛的应用,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