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骚》与爱莲说
离骚
《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之一,是一部关于人生哲学、政治哲学和爱情哲学的作品,主旨是“兴,百姓苦;亡,百姓舒。兴亡之间,海内之哀。”。描绘了屈原丰富多彩的生命历程,表达了对祖国的热爱和对人民的关怀,以及对君王的责难和自我批判。作为一篇文学名篇,《离骚》流传在后世,令人叹为观止。
爱莲说
北宋诗人、爱国诗人陆游以写莲为自己的诗歌创作主题,被称为“莲花癖”。其中,他所创作的《钱塘湖春行》中的“采菱人言便似刀,去时还别倚瑶簪”和《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中的“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等都是他所写的关于莲花的诗篇。其中,最著名的是他的《钱塘湖春行》中的一段话:“壮观簇锦屏风乱,群芳争锦一团红。描金雕槛微茫梦,双燕飞来带亦忙。宝舫回时围画楼,深杯一啄意何酬?胸中自有丘壑分,更待明朝喜气同。”陆游的这些诗歌作品称呼莲花为“圣女”,表现了他深沉的人生、丰富的感情和高洁的品格。
离骚与爱莲说的异同
异同一:题材角度不同。《离骚》是屈原的自传体文学作品,主要围绕公元前278年楚国的事情展开,他在此期间创作了不少著名的歌颂祖国、批判腐败的文章,被称为“楚辞”,而陆游的爱莲之情,主要来源于莲花的美丽造型以及花瓣间纤秀的心灵感受,是一个个午后穿越时空、田园般的生活感知。相较于《离骚》的积极批判,陆游的爱莲之情则显得更加柔美和恬静。
异同二:表现模式不同。《离骚》以史诗的方式,抒发作者对祖国的疼爱和人民的厚爱。苏轼在《古诗余》中曾谓此书:“读之愈惊,望之愈泣,久之愈思,其为文诗之至也,可以保持无厌。”而陆游的爱莲之情则主要表现在他的诗歌作品中,反映了他的爱国情怀和向往自由的情感。
异同三:表达方式不同。《离骚》和陆游的爱莲之情都是通过文学形态来表达的。但是,《离骚》使用的是浩荡壮观的史诗语言,如“东皇太一,暨其降威。万邦咸以为楚祸”,“峡流兮渺渺,洲渚皆被水。翱翔所游,尽非吾之士”等,朗朗上口,飘逸磅礴;而陆游的爱莲之情则更为清新脱俗,如:“芳影直破吾衣裳,翠叶金环深有声”,“大抵如君青霄侣,莫羡沧波与白云”,即便是描写美丽深刻的内心感触,也显得相对平易近人。
总之,《离骚》与爱莲说不同题材、表现方式、表达模式,但是作者所追求的却是一样的:为美而写,为真善美而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