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拾人涕唾的含义
什么是拾人涕唾?
拾人涕唾,是一个汉语成语,指的是恩将仇报,出卖有恩于自己的人。具体来说,就是说一个人原本受另一个人的恩惠,但随后却出卖了那个对他曾经恩将仇报的人。拾人涕唾的来源?
拾,是指捡拾、扶起,涕唾则是指眼泪、唾沫,这个成语源于历史上的一个故事。 相传在东汉年间,有一个叫做张敞的人因为犯罪被判处了死刑。张敞女儿十分聪明,听说自己的父亲被判罚,便前往官府请愿。她哭着说道:“请您大人饶了我父亲的罪罢!他虽犯了罪,但这都是因为他太穷了,又不想求人帮助。而且我的母亲家境也不好,如果我父亲不幸被判处,我的母亲恐怕也无法独自扶养我和弟妹了。” 听到张敞女儿的请求,官府颇有同情心,便放宽了张敞的刑期,改为财务罚款,并且赈济了他的家庭。张敞也因此得以重获自由。 但是,一天张敞心生不满,他将自己救命的好心人告上了官府,造成了其被处死的命运。自此,拾人涕唾这个成语就流传了下来。拾人涕唾的启示?
拾人涕唾这个成语虽然源于古代故事,但其思想内核却一直得到人们的广泛认可,直到现代社会依然适用。那么,拾人涕唾给我们带来了什么启示呢? 首先,我们要牢记感恩之心。不要忘记那些曾经对我们提供过帮助的人,对于他人的恩情,应该抱着真诚的感激之心才是对别人最基本的尊重和回报。 其次,我们还要遵循诚信之路。在与别人打交道时,我们要始终坚持公道正义,避免与别人产生嫌隙,更不要恩将仇报。当然,遇到不公的时候我们也要勇敢地进行维权,让别人认识到自己的错并忏悔改正,才能真正遵守诚信和公正原则。 综上所述,拾人涕唾这个成语是对恩将仇报行为的一种谴责,而其背后蕴含的思想内核则是对人性的信仰和健全的社会道德观的呼吁。我们应该从中学习,让自己成为一个既感激他人又充满正义和诚信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