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娱乐百科 > 万中无一的元散曲(无从言说)

万中无一的元散曲(无从言说)

无从言说

Introduction

元散曲,是元代(1271年-1368年)散曲的一种流派。与其他散曲相比,元散曲具有较强的情感表达和音乐性。其中,最为著名的便是王之涣的《登鹳雀楼》和李清照的《声声慢》。但在元散曲中,还隐藏着一些鲜为人知的珍品。本文介绍的正是这样一首元散曲——《无从言说》。

The Origin of “无从言说”

《无从言说》是元代著名词人吴文英所作,收录在《八义斋琐稿》中,原曲已失传,现在流传的是齐松所著的三声小令乐曲。这首散曲没有形式上的限制,结构上也较为自由,可谓是典型的元散曲作品。

The Interpretation of “无从言说”

“无从言说”四个字,充分展示了词人深深的无奈和忧伤。整篇散曲透露出一种无法说出心声的沉默和无助。曲中所表达的情感,让我们不由得想起李清照的《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与《无从言说》相比,李清照的词更富于(表达情感的)图像。《无从言说》不同于一般的散曲作品,它不是为了唱功优美等目的而存在,它只想道出人们流露不出的情感。它的音乐更像一声呼喊,是一种宣泄,是对情感的着力表达。

Conclusion

万中无一,正是描述《无从言说》的最佳词语。这首元散曲,虽然被笼罩在历史的尘雾中,但其独特的情感表达和音乐形式,却令人叹为观止。五百年的时间无法冲淡它的魅力,更为难得的是,它重拾了我们关于元散曲的纷扰与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