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如梭——时间飞逝的古诗词
时间像一只无声的鸟,悄然飞逝,留下的只有记忆的痕迹。在这截然不同的时代,我们依然可以相聚在古诗词中,领略那些流逝的岁月,那些温暖的时光.
1.建安七子的离别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这两句出自三国时期著名文学家曹操所作的《短歌行》。巍巍城墙之下,听着这首离别的乐章,不由地思绪万千,神游于那遥远的时光之中。
曹操之所以捧笛成诗,一是因为自己身处演义世界中,体悟着历史的无常和生活的无奈,二是因为他正在与自己的儿子曹丕告别。离别是常态,每当听到这首诗便深刻体认到大隐隐于市,士人于世,莫非绝代年华,物是人非,岁月静好,而人向暮暮。所以,这首离别诗成为了时间和命运的写照。
2.诗人于词中想念亲人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这首词省略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背景信息——它属于唐代诗人张籍所作的《卜算子·咏梅》。”
张籍年轻时就与父亲分离,父母双亡后他孤身一人,渐渐地,他从文学作品中找到了自己与亲人之间的纽带。而《卜算子·咏梅》的词调昏暗低回,孤独感特别浓烈,表达了张籍对亲人的思念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3.万物皆有始终
“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桂魄何由见,腾蛟起淮南。”这是唐代大诗人张继所作的《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张继赴任赣州,对元长句中情感的关照,从而能开口谈论出结束于他的杰作。
张继面对宣州的风景,心中愁绪缠绵,勾勒出在这个以风相恋的城市里,春江秋月和酒未曾离去,花烛之年,桂枝已远,龙门之旅,倏忽成过去。
所有的事物都有它的起点和终点,奔赴时光漫漫长河的我们,每一分每一秒都在荏苒年华,又何必把昨天的辉煌,停留在心中的煎熬。
于是我们细品古诗词中留存的温暖,思念自己曾经的痕迹,与此同时,默默铭记时间带给我们好的和不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