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生活百科 > 古代闻鸡起舞是几点(古人早起勤操,日出而作是習慣)

古代闻鸡起舞是几点(古人早起勤操,日出而作是習慣)

古人早起勤操,日出而作是習慣

自古以來,早起勤操是中國人一貫的習慣,而其中最為著名的就是“闻鸡起舞”。這一習俗原本是在唐代就已經流行,一直延續至今。但是,你知道嗎?“闻鸡起舞”的時間並不是固定不變的,而是隨著歷史的變遷而有所調整的。

古代闻鸡起舞的时间

在古代,人們生活在沒有電燈的黑暗中,大部分的農民家也沒有負擔得起油燈的費用,因此,日出而作就成了他們不得不做的選擇。但是,夏天天光早,夜晚時間短,雞叫得早,所以他們就把起床的時間訂在了(子午)鸡鸣之时。

而隨著歷史的發展,燭光漸漸地被廣泛使用,

到了唐代,「關燈」成了一種新興的燈火習慣,逐漸地推翻了夜晚燈火不依的古代社會。於是,「問辰巳之會,籌昏曉之事」也漸漸成了君臣宮廷的習俗。

在後來的宋代,因為人們喜愛清晨的寂靜和清新,

便將起床的時間提早到了卯時,也就是早晨五時至七時之間。

闻鸡起舞的意義

闻鸡起舞并不是为了让人们早起,而是希望人们能够早起勤学习、愿意努力工作、勇于创新实践、发扬团结互助的精神。同时,早起也是为了提高自身的素质和生活的品质,让身体健康,让精神旺盛。这也是古代闻鸡起舞的意义所在。

現代生活中,我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但是,這種习俗依然保留下来。相信,在今天的社会中,依然有很多人因为闻到鸡鸣而起床,开始新的一天的工作和学习。

小结

闻鸡起舞是中國优良的传统,它不仅代表了人们勤奋进取的精神,也激励着每个人时刻保持积极的生活态度,不断追求卓越,展开无限可能。現在,我们已經擺脫了物質生活上的繁琐,但它始終代表著我们對生活和未來的追求和渴望,這種習俗不僅是一個千百年來的創造,也成為一代又一代人不可割捨的文化象征和精神財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