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生活百科 > 徐麒丰为什么不拍戏了(徐麒丰:在艺术与人生之间的抉择)

徐麒丰为什么不拍戏了(徐麒丰:在艺术与人生之间的抉择)

徐麒丰:在艺术与人生之间的抉择

徐麒丰是华语影坛备受赞誉的导演,以其细腻的情感表达和独特的审美风格广受好评。然而,近年来,他却选择了放弃导演的职业生涯,改行从事艺术收藏和经营。许多人对此颇感惋惜,究竟是什么原因让徐麒丰做出如此抉择呢?下面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

一、厌倦商业化的电影圈

徐麒丰曾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他十分厌倦目前电影圈的商业化趋势,电影“只是一个产品而已”。他认为,电影作为文化事业应该承载更多的人文关怀、文化积淀和艺术思考,而不仅仅是为了迎合市场需要而不断生产满足观众口味的影片。但是,随着电影工业化的不断深入,制片方对于艺术的追求越来越淡化,电影制作越来越注重商业收益,这让徐麒丰逐渐对导演这个身份感到身心俱疲,他觉得自己并不能为所想为。

二、探索多元的艺术领域

毕竟艺术是无界的,徐麒丰并不是在放弃,而是在追寻更多元、更独立、更具有挑战的艺术领域,去心无所系、发挥自己专业优势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他通过收藏艺术品,发掘有价值的未知作品,以及通过经营画廊提供一个讨论艺术作品和展现作品的平台,毫不逊色于导演身份,而且更加自主和随心所欲。徐麒丰在事业与价值观的选择上,更加偏重于自己在人生道路上的情感选择。

三、回归内心的沉淀与思考

很多人忙于生存奋斗、为生活所迫,忙于维持稳定而无法深入思考人生,许多艺术家也不例外。而徐麒丰的经历告诉我们,身份的转变并不意味着人生失去了色彩,只有取用内心的眼光,才是真正有意义的活法,也是真正的生活艺术,对于创造有意义的事物、探索人生的种种奥妙,有着独具眼光和敏感程度。

徐麒丰尝试了当导演,他做出了许多经典的作品。但是,人生有很多个阶段,商业操作已经从影视产业深化到所有文艺产业,对原有文艺工作者的敏感度和自由上的挑战是空前的。徐麒丰的转型,不仅仅局限于职业身份的转换,更加是在思考怎样做一个真正有意义的人,一个内心沉淀的人,一个心中有良知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