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语文雨巷课堂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能够理解并朗读《雨巷》诗歌。
2、能够用自然、流畅、准确的语言,用文学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
3、能够运用最简单的语言,表达最深刻的思想,体会大自然的神韵和人们的情愫。
二、教学准备
1、课前准备:教师应先自学《雨巷》全诗,明确朗读的语言要点,准备关于自己对雨巷的感受。
2、教学课件:课件中需要准备相关图片、音视频资源,以更好引导学生体会自然界的魅力。
3、教具材料:复习用书、欣赏手册、教师平板电脑等。
三、教学步骤
第一步:引入
引入环节是课程设计的重点,教师应以自己的感受为引子,引出下一步活动。例如:有一首情诗让人念念不忘,就像有些场景,总能让我们无尽遐想。而这首诗,就在今天的语文课上与大家见面。
第二步:诵读和感受
将《雨巷》诗歌让学生们先用心琢磨一遍,然后再用自己的语调、语音和语气朗读。教师要鼓励学生将自己的感受分享出来,不一定要全是正面评价,有负面情感也是在情理之中的。教师可以辅导学生,丰富他们的表达方式。
第三步:模仿和创作
在阅读和感受之后,教师可以将《雨巷》和《灯草和尚》进行对照,使学生了解“秋雨不免横塘路,目送故人心断处”的意象在文学创作中同样阐释了,“岸上飞来岸上去,云树里的一点人”,打动了宏伟的画面。然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利用自己的生活体验和文学知识,进行模型创作,写出自己对大自然和生命的最深刻的情感表达。同时,学生还可以用自己的方式演绎《雨巷》的歌曲版或配乐版。
课后思考
学生可以自行选择阅读其他文学作品和语音部分的素材,为下一节语文课堂的活动做准备。
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使用微信群讨论,让学生更好地用公众形式交流和分享,方便互相交流和表达自己的思想。
总的来说,中职语文的雨巷课堂教学设计无论从教学目标、教学准备还是教学步骤方面都应该注重学生的交流和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