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归来去兮”到底是什么意思
“归来去兮,田园将芜胡不归”,这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中的一句名言,它表达了悼念故人和怀念故土的情感。但是,“归来去兮”究竟是什么意思呢?下面我们就来探究一下。
起源于《诗经》的“兮”字用法
在古代的文章中,我们经常会看到“兮”这个字,它是一个助词,用法非常灵活,可以表示各种不同的意思。在《诗经》中,我们可以看到“兮”的最早用法。
《诗经·王风·黍离》:“绵绵黍苗,硕人其莪。兮伯之子,将我考我。君子之车,何驾与居?维其既庶,又何戴于居?”其中的“兮”就是一个感叹词,表示作者在表达自己的意思时,思考出了这个词语。
因此,“兮”这个词可以表示惊叹、表示感慨、加强语气等的作用,在文中非常常见。
“归来去兮”是“归来”的修饰语
根据语言学的理论,修饰语一般是紧跟在被修饰的词后面的,可以进一步解释或限定被修饰词的含义。因此,“归来去兮”中的“兮”状语就是修饰语,表示的是动词“归来”的进一步说明,使得“归来”这个词的含义更加充分。
相信大家都听过一句“归来仙逝无消息”,其中的“仙逝”就是修饰语,修饰的是“归来”的状态。在“归来去兮”中,“兮”也是修饰语,它让我们更加清楚地了解到“归来”的状态。
“归来去兮”寄托着复杂的情感
“归来去兮”这个词语虽然只有短短的四个字,但其中所包含的情感非常复杂。它代表了离乡别井的思念,代表了旅途的艰辛和回到家的亲切。不同的人们对于“归来去兮”这个词语的感受也是不尽相同的。
对于老百姓来说,“归来去兮”是家的向往。他们在外奔波了一整天,但是只要想到家里还有自己的亲人等待着自己回来,他们就会倍感温暖。
而对于古代文人来说,“归来去兮”则是对故乡的怀念和精神寄托。他们虽然身在异乡,但是并不忘记自己的根,常常写下这样的诗句来表达自己的思念之情。
总而言之,”归来去兮”这个词语虽然精短,但它所传递的情感却十分复杂,体现了人们对于家的向往和故乡的怀念,是一段非常有意义的话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