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百科杂谈 > 龚晓跃 潇湘晨报(橙遇:一位年轻记者的励志故事)

龚晓跃 潇湘晨报(橙遇:一位年轻记者的励志故事)

橙遇:一位年轻记者的励志故事

激情总是能产生能量。

龚晓跃,一个生于80后的潮汕人,出生在一个湾仔小渔村,从小就喜欢写作,喜欢记录下真实的故事。

写作初衷

自小便爱上了故事,对那些家乡夏夜中的闪电、暴雨更是情有独钟,电视、网页、书本成了他娱乐自己的唯一方式,同时也是独自一人时唯一的朋友。

上了大学,因为职业装的需求,学了PS、AI,假期通过网络媒体认识了很多和自己一样的小伙伴,在各个专业的论坛里互相交流,同时也增长了不少见闻。

因为喜欢写作,大学期间的龚晓跃便报名投稿了几个校刊,但在这个“鱼龙混杂”的时代,发表时间总是很久以后,同时,有些内容不够活泼,也不够深入,更不能引起读者的共鸣,极具局限性,让龚晓跃对写作有些畏惧。

奋斗之路

龚晓跃知道写作离不开发现,无论是新闻,还是特写,独家报道,都是要通过发现揭掉表面看似平静的事物背后的内心世界。

为了深入了解新闻的内涵,他去到小报社当了四个月的实习编辑,然后进一步到政法实习生,初探新闻的真谛。

到了2010年,他开始向专业方向倾斜,先后在北方网新闻中心、搜狐新闻中心、网易新闻中心等大型媒体工作,负责报道不少重要案件且接连获几次记者奖,成为各大媒体风云人物之列。

新型记者风采

谈到做新闻,他说:“新闻本质上就是一次人与人的沟通,所以交流格外重要。”

经过多年的工作累积,人们不再只是单纯的以败类来评价记者,逐渐摆脱了泼妇骂街的形象,而且他们在社会上的作用逐渐凸显出来,成为调查报道、舆论引导的中流砥柱。

龚晓跃坦言,网络时代下,做一名好记者比以往需要更多的专业技能:熟练运用社交媒体,理解数字化工具、会使用数据分析软件、会拍照、会调查、会写分析文章,应对突发事件时还需要一定的制图技能,当然,更要成为一个有温度、有担当的人。

面对急速发展的时代进程,龚晓跃也在接受新技能和新知识的挑战,不断观察、发现、整合,满怀信心和热情,为推动新闻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正是行之于诚、德业双馨,他成为了一名兼具责任和理解、精明而机智的新式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