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每当听到老外苦苦吐出的“nǐ hǎo”时,我总会情不自禁地发出叹息。这简单的汉语招呼,在我国学生却可以成为难解的绕口令。我们用汉字书写的语言和拼音音标完全不同,学习拼音的代价也是巨大的。
首先是26个音节的学习
学习26个字母并不难,可问题出在汉语拼音需要掌握的音标超过了26个。至少要掌握四声,其次还有“ü”声。并且初学者往往难以区分同音异调,比如“ma”和“mā”,“má”和“mǎ”,如果没有音标输入法的支持,常常出现大小写错误、声调错误等情况。
存在语音差异
很多人会觉得拼音很简单,因为有些拼音和中学英语学的相似,比如“b”、“d”、“f”、“l”、“m”、“n”、“s”、“t”、“z”,但是在有些不同点上却有很大的差别。
比如汉语的“r”音就是英语所无的,而英语中的“r”音在汉语中又难以学习到,这会导致初学者在发音时会把汉语的“r”发成英语中的“r”。另外,英语的音节重心和汉语的重音节并不相同,刚开始学习时,初学者常常无法正确把握。
拼音也反应了语言文化
最后,拼音也是一门语言文化,含有着不同的民族文化底蕴和起源。比如“q”音、”x“音,都是汉语特有的音韵,也是代表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元素。然而,随着近几年国际化程度的增加,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学习和使用汉语拼音。这项语言工具逐渐成为加强中外交流的重要手段,也成为代表中华文明的重要符号之一。
总的来看,拼音习得之艰辛,是因为人类的语言差异所导致的。初学者需要掌握的符号更多,语音差异更大,已经远远超出了学习一门外语的难度水平。不过,在中国,成功掌握汉语拼音的人依然居多,这也是全世界对中华文明的一份叹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