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百科杂谈 > 复分解反应的定义(复分解反应的三个条件是什么)

复分解反应的定义(复分解反应的三个条件是什么)

  复分解反应的定义(复分解反应的三个条件是什么)

  复分解反应物中有一个或一种组分与生成物中的另一种组分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物中有一个或一种组分与生成物中的另一种或几种组分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物中有一个或几种组分与生成物中的另一组分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物中组分之间发生复分解反应。 特点:反应物和生成物都不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必须具备以下三个条件: 1.两个反应品:必须是同种元素的不同物质; 2.两个反应品有相同的浓度:在同一化学反应体系中,使生成的同一物质在不同条件下得到相同量时,必须使生成的同一物质在不同条件下得到相同量。如铁与稀硫酸溶液(或者硝酸银溶液)以及铁粉与盐酸溶液(或者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铁的物质都不一定是酸; 3.两个生成物:必须是同种元素组成的产物或不同种元素组成的混合物。如铁与稀硫酸溶液(或者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铁与铁粉。

  1.反应物

  反应物是指反应进行的产物,即产生某种物质的反应。反应物也可以是一种物质,但它必须是一种物质;也可以是几种不同物质的混合物,即多个反应物有一个共同的生成物。如铁与稀硫酸、稀盐酸或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亚铁离子,根据这个化学反应方程式,可以将该过程看作三步(第二步可能发生氧化): 1) FeS变成 Fe 2+; 2) FeS与盐酸反应生成亚铁离子; 3)亚铁离子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铜溶液。由这三步可知该化学反应可看作一个整体: FeS+ Fe 2+→ FeS+ Fe 3O 4→亚铁离子和硫酸铜溶液。

  2.生成物

  在复分解反应中,生成物的组成也很复杂,它可能是多种物质的混合物(或混合物的某一部分),也可能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单一物质(或单一的某一组分)。 如 Fe与稀硫酸溶液(或者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FeSO4和Fe2 (SO4)3; Fe与浓硝酸反应生成亚铁盐和亚铁酸钠。

  3.组成

  复分解反应中,生成物与生成物的组成关系,是决定复分解反应能否进行的关键。虽然化学方程式中能配平的元素通常只有一种,但实际应用时有时却需要将反应物和生成物都配平。实际上,若要使该复分解反应在化学方程式中配平是非常困难的。解决这一问题的主要方法是:在复分解反应进行时使生成物保持某一种稳定状态(或保持某种特定化学性质);生成物中要有一种或几种组分具有某种确定性质;反应物中要有某种或几种组分与生成物组分发生复分解反应并配平后仍能进行复分解反应。

  4.反应类型

  根据反应中有无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可将复分解反应分为三类: (1)氧化-还原反应:如氧气与过氧化氢、二氧化碳与一氧化碳反应等; (2)非氧化-还原反应:如水与碳酸钠、碳酸钾之间的复分解反应。

  5.复分解反应的特征(本质)

  (1)反应后有可能有多种物质存在。 (2)反应前后的物质的量必须相等,并且是均一的混合物。 (3)化学反应速率:一个氧化剂与几个还原剂反应生成几个产物,当氧化剂比还原剂多时,则该反应速率较大;当还原剂比氧化剂少时,则该反应速率较小。 (4)化学平衡:若某一物质的量在一定条件下与另一物质的量之和相等,则该物质在平衡位置上常处于平衡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