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荆门送别赏析
背景介绍
《渡荆门送别》是唐代李白的一首长诗,写于公元742年。当时,李白在襄阳任职,朝廷派遣他前往荆州做兵部员外郎。这首诗的情景是李白从襄阳渡过长江,来到荆州,即将分别的时候写下的。
这首诗叙述了李白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对古代历史和名士的赞美,以及对自己未来的无所畏惧和豁达。
诗歌赏析
整首诗充满了强烈的离愁别绪,对祖国河山、亲友离别、名士逝去以及自己的未来充满了感慨和思考。
其中最为著名的一句是“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这与“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一样,成为了中国文化中最为经典的诗句之一。而整首诗也被大量解读和注释,比如其中的“劝君更进一杯酒”,既是对酒的畅饮,也是对人生的豁达和乐观,表达了作者对未来充满了信心和勇气。
结尾思考
《渡荆门送别》是李白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中国文化的瑰宝。诗歌将离别的滋味写得深情而动人,为后世留下了最珍贵的宝藏。人生路途漫漫,但我们要如同李白一样,乐观豁达,勇往直前,爱护祖国,珍视亲友,不断前行。
渡荆门送别 李白 渡远荆门外 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 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 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 万里送行舟 青山隐隐水迢迢 秋风明月潭空皓 霜浓酒冷人初醒 月照枫林鸟朦胧 难别若初见 煮酒论英雄 古今多少事 渔唱起一曲 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 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岁月不居无穷已 白发渔樵江渚上 注释: ①荆门外:今荆州长江北岸九江口西岸。 ②山随平野尽:山势随着平坦的草地结束。 ③飞天镜:传说中的一种神器。 ④云生结海楼:山间云雾缭绕,像是海中的高楼。 ⑤霜浓:霜色浓重。 ⑥月照枫林:枫树显得更加美丽。 ⑦难别若初见:分别时这如同初次相见一样难过。 ⑧炮仗:此处指欢迎活动或寿宴时放的鞭炮。 ⑨黄鹤楼:楼在今湖北省武昌黄鹤山上。唐代时贾岛有诗《赋得古原草送别》:“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李白援引其中“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句,通个文脉。 ⑩唯见:这是一种仅仅视觉上“看到”,感象的含义。 ⑪一杯酒:李白诗是饮酒及豁达坦达的代表,成为后来吟咏饮酒等之诗及观念之创始人。 ⑫阳关:关在今甘肃境内。 ⑬渔樵江渚上:意为人生老去后隐居江边。 参考资料:林语堂《中西诗意的比较》、纪君祥《唐人诗词会意》、张爱玲《中国文化小史》、陈衍《李白啸歌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