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百科杂谈 > 植树节的意义(3月12日植树节的由来)

植树节的意义(3月12日植树节的由来)

植树节的意义

植树节的意义

3月12日植树节的由来

植树节是我国自1979年起设立的一个节日,它的正式名称是“中国植树节”,时间定在每年的3月12日。这一节日的设立背景,源于我国自然资源的恶化和环境污染的加重。在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我国开始着手治理荒漠化地区,通过植树造林进行四化建设,汉江,黄河等流域的大规模树立起防沙林带,全国各地也相继进行植树活动。其后,在1979年3月2日至3月12日的国务院第二次全体会议上协商决定:3月12日为全国义务植树日,为了推广这个节日,遂将其定为植树节。经过多年的植树造林,我国的生态环境得到了明显的改善。植树节的开创和实施,响应了中国积极推动环保事业的方针政策,同时,也传递出人类对地球环境的珍爱和保护之心。

植树节的意义

植树节作为我国设立的一个环保节日,在社会上被广泛认识和响应。这一节日确立的主要目的,在于调动社会各界的热情和行动,更好地保护和改善自然环境。以植树为主体的环保活动,是传递人们爱护环境的民间行为,能够引导大众积极参与,增强爱护环境的自觉性。在尊重生态的观念下,公民应按照国家法律规定,积极参与到绿化事业中来,改变单一的环保意识并付诸行动。通过植树节这个机会,强调每个公民的环保责任,争取将其转化为习惯性行为,并在长期实践中实现未来环保意识的转变。

未来的展望

尽管我国已经推出了多项措施,支持植树节的推广和发展,但是目前仍然需要更多的全社会参与,才能及时实现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针对新时代,我们需要更多地倡导新型的生态文明观念,推动基于“绿色发展”的经济增长模式,引导人们转变传统的消费观念和习惯,增加对环境的尊重和保护。在全面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和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我们也需要加强国际合作,不仅将植树节推广到国外,还要更加积极地参与国际环保事务,争取在全球范围内开展相应的环保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