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罗的海三国(波罗的海三国哪个最强)
波罗的海三国包括爱沙尼亚、拉脱维亚和立陶宛。 三国均位于欧洲,波罗的海三国均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北部沿岸是美丽的海岸线,同时也是发达的经济地带。 爱沙尼亚,面积71万平方公里(含比什凯克),人口约69万人。爱沙尼亚是一个高度发达的国家,拥有发达的农业和工业。爱沙尼亚是欧洲著名的旅游胜地,其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包括:爱沙尼亚城堡、西兰岛、格陵兰岛、北马其顿山等。爱沙尼亚主要有两大经济支柱:农业和林业。农业主要是传统的粮食作物小麦、马铃薯和燕麦;林业主要是木材和松脂;工业主要是纺织、机械、金属加工、采矿和造纸等。爱沙尼亚还是芬兰族和爱沙尼亚族的故乡,并且在语言和文化方面与芬兰族关系密切。爱沙尼亚以旅游业为主,旅游业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2011年旅游业收入占国民生产总值的20%以上。
1、立陶宛
立陶宛,位于波罗的海西岸,与拉脱维亚和爱沙尼亚隔海相望。立陶宛位于欧洲中部,国土面积11.7万平方公里,人口278万。立陶宛是欧洲的一个小国,它的面积相当于两个上海市,人口是拉脱维亚的一半,而其国土面积也只相当于爱沙的四分之一。 立陶宛与爱沙尼亚、拉脱维亚一样同属波罗的海三国,之间没有国界之分。立陶宛是一个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农业发达。其制造业、商业和银行在国际上享有盛誉。其工业以机械制造、冶金、采矿等重工业为主。立陶宛有8个工业省,30多个专业生产部门。立陶宛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作物主要有小麦、黑麦、马铃薯等。 立陶宛还是世界上最小的国家之一,但它是欧洲第二小的经济体。
2、拉脱维亚
拉脱维亚,是波罗的海三国之一,首都为里加。 拉脱维亚位于波罗的海沿岸,与俄罗斯、波兰、乌克兰接壤。面积为8.57万平方公里,人口为616万人(2018)。 拉脱维亚是一个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工业、贸易和服务业占 GDP的90%以上。制造业较为发达,主要有纺织、金属加工和机械制造等部门。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也占有重要地位,尤其是旅游业、交通运输、金融保险、信息服务等部门,在国民经济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拉脱维亚是欧洲重要的交通枢纽,也是通往亚洲和非洲的重要门户。 拉脱维亚旅游业发达,国内多处著名景点是世界文化遗产。旅游业是拉脱维亚的主要经济产业和就业机会。2007年9月,拉脱维亚曾计划将旅游业发展成为该国的支柱性产业之一。 拉脱维亚是波罗的海地区重要的贸易国之一,对欧洲贸易和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3、爱沙尼亚
爱沙尼亚(俄语:Тремантиоголысь,英语: Telegram),简称爱沙尼亚,是波罗的海三国中的一个国家,是波罗的海地区的经济、政治和文化中心。首都塔林,也是其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爱沙尼亚属温带海洋性气候,年平均气温16℃,冬季寒冷漫长而夏季凉爽短暂。北部沿海多沼泽和森林,南部沿海多山丘。 爱沙尼亚于1939年2月28日被苏联占领至今。爱沙尼亚境内有14个自治市和4个城市共和国(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和芬兰共和国),总面积71万平方公里(其中陆地面积为63万平方公里),人口69万(2004年)。 爱沙尼亚是欧洲的重要的交通枢纽之一,也是波罗的海三国中唯一拥有自己独立机场的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