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元年是哪一年 (1911年为什么是民国元年)
中华民国元年(1912年1月1日)是民国建立的第一年,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年份,这一年不仅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开始,也为未来几十年的中国历史奠定了基础。 1911年,清朝统治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下彻底崩溃,民主共和思想也逐渐传入国内。同年3月12日孙中山在南京宣布成立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并于9月10日正式就任临时大总统。辛亥革命胜利后建立的中华民国是以北京为首都的共和国(中华民国),所以把1912年定为第一个国家建国时期。 由于1911年11月7日爆发了辛亥革命,所以1911年也被称为“辛亥革命”元年。
1、辛亥革命
1911年11月7日,武昌起义爆发,但由于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实力和与袁世凯的谈判破裂,最终导致了辛亥革命。
2、中华民国建立
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同盟会内部分裂,孙中山与黄兴的关系日益恶化。同盟会领导人决定起义,推翻清朝统治。 同年2月,武昌新军被革命军占领。 2月10日,清朝政府颁布《临时约法》。 6月,清政府被迫废除了《临时约法》和《责任内阁制》,实行君主立宪制。 清朝统治被推翻后,南京的革命政府改为“中华民国”。
3、南北议和
在《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就职宣言》中,孙中山宣布中华民国于1912年元旦正式成立,并且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孙中山还表示愿意接受袁世凯的任命,让他出任大总统一职,并委任袁世凯为内阁总理。 但袁世凯却是一个不光彩的角色,因为他在辛亥革命胜利后不愿承认当时的大总统为共和制的国家领导人,并且还篡改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所以孙中山没有接受袁世凯的任命,而是继续保持民主共和制国家领导人的身份。
4、袁世凯称帝
1911年11月7日,武昌的革命党人发动了武昌起义,随后消息传到了南京。 11月10日,袁世凯在天津小站率兵起事,和南方的革命军展开激战。 3月3日,孙中山与袁世凯在北京签订《南北议和条约》。此后南京国民政府与北方政府形成对峙局面。 1912年2月12日,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朝灭亡;4月1日,《清帝逊位诏书》正式颁布,清政府宣告灭亡;5月2日凌晨3时许,袁世凯在北京的府邸中被迫称帝。 7月12日清朝末代皇帝溥仪宣布退位并下野;7月15日大总统黎元洪正式就职。
5、北洋军阀统治
在中华民国成立后,虽然北京政府建立了,但是北洋军阀内部的各派军阀都希望通过战争来重新获得统治地位,这其中就包括直系军阀的冯国璋和皖系军阀段祺瑞。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三人成虎”、“以强凌弱”、“以大压小”等现象屡见不鲜。但从1911年辛亥革命后的民国元年开始,中国一直都处于北洋军阀的统治之下。 虽然段祺瑞是北洋三杰之一,但由于他在担任武昌起义后的临时执政期间背叛革命,所以遭到了孙中山等人的痛恨。孙中山在发动武装起义推翻北洋军阀统治后,不仅成立了中华革命党来削弱段祺瑞集团的实力,也让段祺瑞和黎元洪、冯国璋之间矛盾加深。